节度河西,凉州留下了怎样的盛唐风情?
信息来源: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发布日期: 2021-01-13 18:02 浏览次数:

唐代的凉州(今甘肃武威)是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,“河西陇右三十三州,凉州最大,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”,或云其“闾阎相望,桑麻翳野”“牛羊被野,路不拾遗”。凉州城市井繁华,胡汉杂居。当时的凉州,延续着前凉时的格局,由大小七个城组成,“东西三里,南北七里”。岑参的诗句“凉州七里十万家,胡人半解弹琵琶”,反映了这座丝路名城的恢宏与繁盛。

▼ 大云寺唐钟是武威为数不多的唐代珍贵文物

由于唐朝北方长期面临突厥、回纥的压力,西方的吐蕃势力也逐渐强大,若西、北两大民族势力发生接触,将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难以估量的冲击。凉州是西北边境的通都大邑,东西有丝路横贯,东北通灵、夏、河套,西南障河、湟、祁连,是唐朝西北一线之中权,不仅是西方的门户,也是唐朝关中腹地的后方奥援。

▼ 远眺祁连山

为了“隔断羌胡”(此处“羌”指代西方吐蕃,“胡”指代北方突厥、回纥等),景云二年(711年),唐朝在凉州设立河西节度使。河西节度使是当时的十大节度使之一,也是唯一一个同时面对西、北两个战略方向的节度使,统辖凉(今武威)、甘(今张掖)、肃(今酒泉)、瓜(今瓜州)、沙(今敦煌)、伊(今哈密)、西(今吐鲁番)等7州。尤其重要的是,河西节度使是唐朝设立的第一个节度使,是在中原、漠北、青藏三个文明区域的长期碰撞挤压之下出现的历史产物。可以说,正是凉州独特的地理区位,催生了这一唐代重要的军事、政治制度——节度使制度,开启了历史剧变的端口,对唐朝中后期、五代乃至两宋以降的政治制度发展和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▼ 唐河西节度使辖地示意图

随着河西节度使的设立,唐朝如臂使指地施展着自己的西北边疆战略。曾从军凉州的高仙芝、封常清、哥舒翰、李光弼、王思礼、安思顺等,则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,成长为唐朝著名的军事家,凉州成为唐代军人建功立业的理想去处。而唐朝无数的文人学士则将一生的豪情寄寓在凉州,在凉州留下了壮丽诗篇,凉州成为唐代边塞文学创作中心。

▼ 长城之下的戍边生活、功业抱负是边塞诗的重要题材

边塞诗发轫于汉魏,于隋唐时进入黄金时代。边塞诗题材开阔,包括边塞风光、戍边生活、功业抱负、思乡之情等,格调高亢。武威边塞诗的精华是咏凉诗,而咏凉诗的代表则是凉州词,冠有“凉州词”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边塞诗成为千古绝唱,名扬天下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 

凉州词又称《凉州曲》,是凉州歌的唱词,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。唐代,“凉州”作为一种文学意象走进文学作品和艺术活动中,凉州词(曲)成为唐代边塞诗的标志,唐朝诗人以“凉州词”命名诗篇成为一种时尚。一大批诗人都创作过边塞诗,包括岑参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王翰、王昌龄、李益等,在众多的边塞诗中,以王之涣和王翰的《凉州词》最为著名。

《凉州词》/  王之涣

黄河远上白云间,

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
羌笛何须怨杨柳,

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王之涣的这首《凉州词》表达出戍边士兵的思乡怀土之情。首句写极目远眺之景,描绘出黄河的蜿蜒雄壮;次句写塞上孤城,意境萧索悲凉,以衬托戍守者的孤苦寂寥。第三句忽而一转,引入羌笛之声。羌笛所奏是《折杨柳》曲调,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。玉门关内或许春风和煦,关外却是杨柳不青,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,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,一个“怨”字,用词精妙,语调委婉,深沉含蓄,耐人寻味。

 

这首诗写出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,虽写得悲壮苍凉,但没有衰萎颓唐的情调,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。也许正因为《凉州词》情调悲而不失其壮,所以才能成为“唐音”的典型代表。相传这是“旗亭画壁”故事中王之涣与高适、王昌龄互较高下的得意之笔,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。

《凉州词》/  王翰

葡萄美酒夜光杯,

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
醉卧沙场君莫笑,

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
王翰《凉州词》全诗意蕴深远,写的是边塞的一次盛宴,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、尽情酣醉的场面。首句用语绚丽优美,音调清越悦耳,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;二句用“欲饮”两字,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,酒宴外加音乐,着意渲染气氛;三、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,尽情尽致,乐而忘忧,豪放旷达。

 

酒是凉州盛产的葡萄美酒,杯则附会为祁连山下乌孙王献给周穆王的“夜光杯”,指代唐代边疆民族对中央王朝的款服,乐器则是凉州胡人常用的琵琶,还有“沙场”“征战”等等词语。全诗展现出的是一种激越的艺术魅力,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。千百年来,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,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。

▼ 武威之外的大漠承载了历代文人的边塞情节

凉州本土诗人李益诗名早著,尤以边塞诗流传最广,其诗多展示久戍怨望的军旅之思,风格明快豪放、慷慨悲凉,其中七绝冠绝当世,可与王昌龄、李白相媲美。

《从军北征》/  李益

天山雪后海风寒,

横笛偏吹行路难。

碛里征人三十万,

一时回首月中看。

这首《从军北征》通过对艰难环境和征人回首望月行动的描写,勾画出雪夜行军的立体图画,层层渲染,不着一字思乡,但苍凉悲壮的意境将将士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,可以说是景在诗内而情在诗外。

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/  李益

回乐烽前沙似雪,

受降城外月如霜。

不知何处吹芦管,

一夜征人尽望乡。

这首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以生动的比喻,色彩鲜明地描写了边地寥廓凄清、寂寞苦寒的景色,由景见情,再写由闻笛而引起的普遍的望乡之情,感慨至深。边地辽阔苦寒,连明月也肃杀清冷,芦管之声哀怨凄凉,征人们夜不能寐、翘首望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后人评价唐诗,认为李益的这两首七绝和王昌龄的《出塞》、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“皆边塞名作,意态绝健,音节高亮,情思悱恻,百读不厌也”,是唐人七绝中的珍品。

 

英雄主义是《凉州词》的最高精神境界,与战争题材密切相关,如王昌龄的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”(《从军行》),李益的“今日闻君使,雄心逐鼓鼙。行当收汉垒,直可取蒲泥”(《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》)。爱国主义是《凉州词》的不朽主题,汉唐经略河西千年,凉州词中总是回荡着一种慷慨悲壮的民族情怀。人道主义与感伤情调则是《凉州词》的情感内蕴。因战争本身的残酷性和多发性,老于军中或马革裹尸已成为一种常态,或触目惊心,或凄清哀怨,或无可奈何,或直抒胸臆。英雄主义、爱国主义、人道主义与感伤情调融为一体,成为武威边塞诗歌的魅力所在。

▼ 凉州古钟楼的修建可追溯至边塞诗盛行的唐代

唐代的西凉乐是来自武威的音乐,一直被奉为经典。“唯有凉州歌舞曲,流传天下乐闲人”,西凉乐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,成为天下乐舞中的精品,并深刻影响着后世的乐舞艺术。

 

西凉乐吸收了中西乐舞、民间乐舞和宫廷乐舞的精华,所用的乐器有钟、磬、鼓、笙、箫、弹筝、琵琶、五弦、横笛等十几种,后来成为隋唐宴乐中的大曲。《凉州》大曲是在西凉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开元年间由凉州都督郭知运进献给朝廷,受到酷爱音乐的唐玄宗的赞

赏,玄宗让教坊配上新的歌词《凉州词》,使其成为当时影响很大的一部套曲。许多诗人如王之涣、王翰、张籍等,都曾为《凉州》填写新词,丰富了西凉乐的内容。名曲《霓裳羽衣曲》经西域流入武威,与当地音乐相结合,形成了完整的大型套曲,由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朝廷,经过再创作,成为当时重大政治、外交活动中的主要节目。

 

西凉乐融辞赋、歌曲、舞蹈、器乐为一体,对唐以后中国戏曲舞蹈艺术产生的影响至深至大。除了乐舞之外,至今风靡于华人世界的舞狮等民艺,也脱胎于武威的西凉伎……可以说,孕育于唐代凉州的边塞文化,对今日中华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▼ 武威狮子舞

武威狮子舞可追溯至西域龟兹(今新疆库车)和古印度,唐代狮子舞在凉州武威经过再创作,流传于长安、洛阳等地,成为宫廷乐舞中的主要节目。可以说,武威的狮子舞,是今日华人节庆中常见的舞狮表演的源头,也是舞狮艺术原型的活化石。“西凉伎,假面胡人假狮子。刻木为头丝作尾,金镀眼睛银贴齿。奋迅毛衣摆双耳,如从流沙来万里……”白居易的《西凉伎》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武威狮子舞。

 

部分图文摘自《中国国家人文地理·武威》

 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