浑然天成,原来凉州西夏瓷器这么美
发布日期: 2021-01-25 18:19 浏览次数:

中国是瓷器的故乡,瓷器源于商周,它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,对世界文明有着重大的贡献作用。甘肃武威古称凉州,是西北地区重要战略要塞。史料记载:“大夏开国,奄有西土,凉为辅郡,亦已百载。”西夏时期,武威长期是其陪都,有着重要的政治、经济和军事地位。凉州制瓷业起源于唐代,西夏时,达到相当规模,鼎盛时期,仅在今古城镇上古村,瓷窑就多达48座,面积约占15平方华里,且分为上、下窑城。公元1227年,西夏亡国,西夏瓷器制作技艺逐渐失传。

到了明、清时期,很少有人能认识西夏瓷器,更不懂它的制作工艺。如今,西夏瓷器保存下来的不多,在武威市博物馆下设的西夏博物馆内,馆藏的西夏瓷器也就300多件,而展出的不过100多件。其中,塔儿湾出土的西夏瓷酒器 填补了我国早期酒具用品的空白。凉州的西夏瓷器制作技艺受北方磁州窑和耀州窑制造技艺的影响,又与本地民族特色及地理因素等相结合,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,技艺精湛,独具特色。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,西夏学专家孙寿岭经过长期研究,掌握了西夏传统瓷器制作技艺,使之重见天日。

西夏瓷器制作工艺由选土制坯、上釉、画花剔花、修坯、入窑烧制、冷却出窑等六大工序构成。选土要选用优质高岭土,通过粉碎、打磨、筛黏,进行制坯造型,具体方法为轮制、模制、塑形、擀皮。制坯完成后上釉,精选釉土稀释成釉水,通过挂、浇、吹、涮等法附在坯具表面。釉上好后进行画花和剔花,画花时先用毛笔画出图案,用铁笔初步勾勒,然后用各类刀具剔出具体图案,称为剔花,这是西夏瓷器生产工艺的特点所在。剔花完成再经过最后修坯及加装部件后,坯体入窑经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等冷却后,就可出窑了。

西夏制瓷工艺先进、造型考究、精美程度可媲美中原地区,其瓷器有白釉画花及黑、褐、绿、黄釉剔花等,色彩对比感极强。种类主要有翁、罐、瓶、碗、盘、碟钵、尊、盆、扁壶等,装饰多以花鸟、天鹅、鸭等禽类和花卉为主。其中,剔花瓷挂釉后,构画纹饰,剔刻去花纹以外的釉子露出白色胎底,黑白鲜明,构图新颖,线条流畅,刀法明快洗练,且讲究对称,布局严谨,形成了深浅色彩的强烈反差,增强了整体构图美感,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
西夏瓷器古朴大气,图案不加修饰,浑然天成,完全是制作者情绪的抒发,其手法非常成熟。西夏陶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制作工艺,整体风格非常显明,同时,每个制作者的手法也会被保留下来。西夏瓷器是西夏境内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器皿,其制作工艺体现了西夏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水平,造型艺术又反映了西夏地域特色和游牧民族文化特征。从文化源流上来看,西夏瓷器文化是中瓷器文化的组成部分,是中国瓷器文化历史时期的一种地域化和民族化的表现形式。

凉州西夏瓷器产品种类众多而美观,特别是瓷器上用以作点缀的神秘文字、图案,是研究西夏历史和民族风情不可多得的资料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。目前,孙寿岭“复活”的西夏瓷器的33项西夏瓷产品获得国家专利,他无数次地在古城瓷窑遗址一带散落的一堆堆瓷器碎片中找寻、拼接、揣摩、思索……凭借这些陶瓷碎片,在简陋的电烤箱内,用家乡古城瓷窑遗址的高岭土做原料,成功烧制出了包括酿酒器具、生活用品、文化用具、军事用品等方面100多件风格独特的西夏陶瓷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